2015年11月10日 星期二

2015.11.1~4福建詔安祭祖 D1:小三通台灣_金門_廈門

張廖始祖(福建省漳州府詔安縣二都官陂清武始祖)是廖元子公。原名是張願仔公, 字再輝;張天正公之三子,母陳氏,原籍住在福建省雲霄縣西林和尚塘(二都官陂的北邊)。(上承張姓源流)

廖祖妣廖氏大娘,是廖三九郎公的獨生女,招夫婿張願仔公。(上承廖姓源流)

廖三九郎公(廖化)是福建省漳州府詔安縣二都官陂的富有人家。他是廖大娘的父親,也是廖元子公的岳父兼養父。 廖化公常年以白米三百石貢獻朝廷,封為員外郎,賜九品銜,人家稱呼他為」三九郎」。

元朝順帝(公元1341~1364年)時,白蓮教猖亂。張願仔從福建省雲霄縣西林和尚塘逃難到詔安縣二都官陂坪寨;他在私塾教書,住在廖三九郎公的別墅。

廖三九郎公有一個獨生女,名叫廖大娘, 品貌端莊,敏慧賢淑,精通詩書,事親至孝 。

廖三九郎公很富有,可是沒有子嗣。他看到張願仔 為人俊秀又豪傑,忠厚又老實;有意招贅張願仔為女婿。後來張願仔答應了。

廖三九郎公就招贅張願仔為女婿兼收為養子,並替他改名,叫做「廖元子」。廖三九郎把廖元子看做親生的兒子,把所有的產業交給他去處理。女婿對岳父母也像親生父母一樣孝敬,深受當地族人的讚譽。

明朝洪武八年(1375年),廖元子已經四十八歲,獨生子廖友來才出生。在友來還未成年時,廖姓族人有親戚觸犯國法而逃獄,以當時的社會律法,往往會連累廖氏全族。

在這當時,廖元子挺身而出和官方申辯。由於官司拖延多年後才結案,廖元子於在返家途中患病,生命垂危。臨終前,他囑咐獨生子廖友來,說:「我深受你的外祖父母知遇而恩惠,應該要捨命去報答,可是現在未能如願;你一定要代替我報答。記得子孫在生的時候要姓廖,以光耀母族,死後應該姓張,以記得不忘本姓,生死不忘,張廖兩全。」

廖友來謹承父志,以張承廖,並立誓說:「凡是我的後代子孫,在生時姓廖,死後寫著姓張,不可違背祖命,以報答廖族的恩德。」 他並告訴四個兒子說:「我們本來姓張,在雲霄西林和尚塘有祖先宗祠。以後每年應該回去祭祖掃墓,以盡孝道,若移居外地,要姓張或姓廖就隨個人的意願。而廖家的公媽更不可忘記。」

上述故事敘述廖姓(或張廖姓)人,「生時姓廖,死後歸張」一嗣來繼承張和廖二姓的由來。還有「張骨廖皮」、「活廖死張」、「人廖神張」、「雙廖」、「一嗣雙祧」的說法。這個故事說明張廖姓的先人感恩圖報,又不忘本的美德。

D1:小三通福建詔安祭祖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