景點: 東犬燈塔, 呂何崖, 福正聚落, 大埔聚落
東莒島上有二級古蹟東犬燈塔及三級古蹟大埔石刻,還有福正、大浦兩座傳統閩東聚落,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的莒光管理站亦設站於此。
「軍令如山,軍紀似鐵」相信是許多人來到莒光的第一印象。東莒的海上門戶—猛澳港,以城牆般的建築環繞港灣,凸顯出昔日軍事要地的肅殺氣息。循著環島公路前行,莒光的寧靜與安詳,舒緩旅人的步伐,而原本嚴肅的戰地氛圍,化落在海天一色的離島風情之中。 |
來到東莒島必須搭乘接駁渡輪從南竿到猛澳港
猛澳沙灘:
馬祖話「猛」是「漁網」的意思,昔日漁民在此修補漁網與曝曬漁網,因此而得名,由於人口外流,目前只有幾戶人家居住在此。由於東莒位在閩江口,閩江的河沙流到東莒,在猛澳堆積成為一座沙質細白、廣闊平坦的優質沙灘,是遊客夏日戲水的最佳去處。
另外,福正村的潮間帶晚間可以「踩星沙」,而猛澳沙灘夜裡這類星光閃閃的微生物,比福正村更多,晚間遊客不但可以下水夜泳,更可以在沙灘上「踩星沙」,是東莒夜遊的另一選擇。
莒光--大埔聚落
大埔「浦」為港灣之意。東莒早先盛產黃魚、鯧魚與帶魚,大埔是島上次於福正的第二大傳統聚落區,為一個天然港灣,景色秀麗;昔日的大埔,是一座人丁興旺的大漁村,國民政府遷台之前,聚落內民家就有50餘戶,居民200餘人,港外停泊近百艘大大小小的船,村內蓋有一座白馬尊王廟,但後來由於漁業蕭條,人口外流,昔日的榮景已成追憶。
馬祖地區推動聚落保存後,大埔已經列為聚落保存區,部分民居由政府補助修繕,現已成為遊客必到的閩東傳統聚落。
神秘小海灣(呂何崖):
位在福正村南面的神秘小海灣,是最近這幾年才被命名的新景點,道路崎嶇難行,但地景優美。從某個角度望去,海蝕柱與海蝕洞,令人有無限想像的空間,因此流傳了呂洞賓與何仙姑在此得道的民間故事,因此又名「呂何崖」。
東莒燈塔:
東莒燈塔又名東犬燈塔,創建於清同治11年,於民國77年被內政部評定為台閩地區第二級古蹟。在結構上,東莒塔身為花崗岩石材,牆厚99公分,燈塔的高度約19.5公尺,為英國伯明罕強斯兄弟燈塔公司的製品。燈器發出2萬9千燭光的光力,再經過蚌型玻璃透鏡折射後,光程可遠達16.7浬(約31公里)。
東莒燈塔每夜依舊閃耀著一長兩短的燈號,但GPS衛星定位系統發達,儘管不再背負實際的引航功能。這座燈塔已成為東莒地標,也是遊客欣賞古蹟、拍照留念,夜間賞月觀星,令人留流忘返的最佳景點。
東莒燈塔最特別的地方,就是在連接燈塔與辦公室的草地上,築有一道長達30公尺的白色矮牆,一般遊客都不明白這道白色矮牆的功能,據燈塔守塔員表示,由於燈塔所在位置的地勢較高、風力強勁,這道防風牆可以讓工作人員在強風吹襲時,低身快速通過,工作人員手上的煤油燈才不會被吹熄。
大埔石刻:
石刻上記載,明朝時期,中國東南沿海一帶經常受倭寇侵擾,萬曆年間,安徽人沈有容奉命鎮守閩海間各座島嶼。沈有容在不傷一兵一卒的情況下擊退倭寇,實屬難得,當時的工部右侍郎董應舉於是刻贈此碑來彰顯沈有容的功績。
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已將附近景觀重新整修,並興建一座公廁。走過漫長的明朝、清朝與民國年代,大埔石刻留下的歲月痕跡,成為馬袓歷史的見證,使人興懷古之幽情。
繼續閱讀:醇釀南竿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